“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成本优势、创业环境优势,打造万商西进的‘桥头堡’,承接产业转移的前沿地。”十年前的4月底,时任江西省省长吴新雄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十年后的今天,毗邻中国最活跃的两大经济圈“长三角”、“珠三角”的江西,产业梯度转移中“规模化、集群化、高端化”新趋势悄然兴起。
从拾遗补缺、小打小闹转向动辄几十亿、上百亿投资规模;从低端产业转向中高端产业;从单一企业转向产业链、组团式转移……由沿海起步,向纵深进发,区域平衡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正在孕育。从2005年第一家华南知名PCB企业的签约进驻算起,十多年过去,江西俨然已经形成“国内PCB产业第三极”之势!
实业热土:PCB“第三极”的新趋势
一、企业投资“规模化”:数十亿元项目纷至沓来
翻开华南地区PCB百强排行榜,粗略一数,接近三分之一的企业已经在江西投资建厂:从最早的红板、满坤,到景旺、深联、超跃、明阳、骏亚、志博信,再到中盛隆、金顺、爱升、新宇腾跃、五株科技、比亚迪、合力泰……上亿元的比比皆是,十亿元的也为数不少,甚至数十亿元的项目纷纷上马。
从南往北,沿高速线一路向上,在江西龙南、信丰、遂川、赣州、万安、吉安、九江等地,数十家PCB企业或独立建厂、或联建工业园,群集落户在这片革命热土。由此,江西成为国内乃至全球最为关注的PCB制造重镇。一片电路板成就一个地区,背后涌动的是横跨数千公里、日益显著的产业转移浪潮。
浪潮所及,蓬勃生长,后势强劲。近十年来,江西从“两角”地区引进的投资额仅PCB行业早已超数千亿元,2018年列明的PCB重点在建项目就已超过20多个,涉及投资总资金超过200亿元(见表1)。众多项目同时落户,迅速形成国内生产基地“三分天下有其一”的局面。
这一幕,过去几乎不可想象。在此前,一些跨国公司一度把工厂迁往东南亚,还曾引发业界对中国制造业外流的质疑:以中国之大,难道就没有产业梯度转移的空间?无疑,庞大的消费市场、四通八达的高铁高速网络、相对完整的工业体系下,越来越多内迁企业“用脚投票”,正在告诉我们答案,并一笔一笔勾勒出一幅别样的图景:中国最大的消费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堪称一个浓缩的“样本”。它从深圳迁出,一路扩建,辗转重庆、成都、武汉、郑州、太原、贵州,几乎每一个中西部省份都能见到富士康的身影。1993,广东深圳;2006年,广东龙川;2012年,江西吉水;2016年,广东珠海……国内PCB民营企业龙头——景旺电子等华南制造工厂,也有着类似的布局建厂轨迹。
二、梯度转移“集群化”:产业链配套日益完善
翻山越岭、溯流而上,“两角”地区产业跟随式、集群化向内转移,为我国区域平衡发展提供“新支撑”。随着沿海企业加速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江西通过“精准招商”弥补产业链短板,为电子信息产业“二次创业”注入新动力,赣州、吉安、信丰等地正在快速形成PCB制造中心,而上下游的配套企业跟随入驻,也将助力全产业链整体发展。
2017年吉安市的重大工业开工项目中,拟总投资20亿元的南亚新材料覆铜板项目,建成后达到年产覆铜板2400万张、粘结片1800万米的规模。赣州贝加尔电子材料项目总投资1亿元,全面达产后,可实现年产30000吨铜面防氧化剂、化学沉铜、电镀添加剂等系列产品的产能。
南昌正业科技有限公司主要生产FPC用功能性膜材料等。2017年10月18日,正业科技募资2.1亿元用于南昌正业FPC用功能性膜材料扩产及技术改造等项目。2016年投建的江西邦力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主要产品有亚光离型膜、透明离型膜、电磁屏蔽膜等,产品在PCB、FPC、HDI等领域都有应用。吉安宏达秋科技有限公司年产8万吨的金属表面处理系列产品建设项目,总投资拟3900万元,包括化学镍金系列、OSP、电镀锡、化学沉铜等产品。
另外还有两大铜矿——江铜集团和江南铜业实力坐镇,江铜集团2017年拟发行股票募集资金15.24亿元用于多个项目建设,其中,银山深度挖潜项目建成达产后,银山矿区的铜矿石产能将由原来的5,000吨/天增加到13,000吨/天;德兴铜矿五号(铁罗山)尾矿库项目完工后,增加总库容10.04亿立方米。江南铜业作为国内最大规模的电镀铜材生产基地,专业生产高品质微晶磷铜球、PCB阳极磷铜球、磷铜角等产品,目前年产能达10万吨。
三、产业层次“高端化”:迈进智能化方兴未艾
产业转移“优者进,劣者汰”,全新的产业发展布局和产业转型升级呼之欲出。以前,我们的观念还停留在中西部产业转移承接地环保容量大、标准低的层面。但随着企业的纷纷入驻、国家到地方政府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高压,越来越多企业发现,内地的工业项目也不是想建就能建的了。传统高污染、高耗能项目在中西部连吃“闭门羹”,不转型甚至是慢转型,都面临“死路一条”,相反节能环保型、高附加值的高新技术企业却“如鱼得水”。
从PCB行业企业内部来看,众多企业已不再仅仅是将单双面多层等普通难度大批量的产品放在江西,而是大力发展智能化工厂,最大化的提升生产效率,产品层次上也积极导入软板、软硬结合板、HDI等高附加值产品。而当产业初具规模效应后,由于环境容量有限,政府部门对引进的产业/企业也都需要讲“条件”了。对低端产业“亮红灯”,对中高端产业“开绿灯”,这样的案例在江西比比皆是。“过去捡进篮子都是菜,”当地招商人员表示,现在是“提着篮筐去选菜”,主动对接所需产业转移,拉高产业层次。
日“新”月“异”的产业层次正在快速刷新人们对中西部经济的感知,越来越多“头脑+电脑”类的高成长型企业成为中西部地区新的“形象代言人”。最新的统计表明,去年江西省GDP增速8.9%,增速保持全国“第一方阵”,经济总量首次突破2万亿元,其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高达30.9%,呈现出新动能、新产业、新业态加速成长的良好态势。
春风野火 产业集聚渐成燎原之势
江西,曾经就是“低成本”的代名词。劳动力成本洼地、优惠政策最多——也因此吸引了大量企业前来投资建厂。但如今,低成本已不再是投资江西的决定性因素,取而代之的是,江西的工业项目承载力在增强,江西的产业吸引力在加大。这里,正成为吸引外地资本和产业集聚的强大“磁场”。随着一批行业知名企业纷纷落地生根、茁壮成长,形成了明星效应,带动着众多PCB中小企业跟随入驻,整个PCB产业链也由此星火燎原。在这里,囿于篇幅所限,仅能选取几个代表性的企业略为陈述,一窥江西PCB企业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的动向与未来的宏图远景。
满坤科技:家业接棒有传承 实业再展新宏图
作为PCB企业江西先行者的代表,满坤科技从深圳到吉安、从创业到传承,因为有了寄托,实业得以继续发扬光大,在江西这片热土上持续做大做强。早在2009年,投资江西的PCB企业还不是很多,满坤科技快速反应,成为投资江西PCB业的先行者。吉安满坤坐落于江西省吉安市井冈山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厂区总占地面积300亩,于2010年正式投产,现有员工850人。满坤一厂总投资超6亿元,一期以生产双面、四层等传统板为主,产品涉及工控、汽车、通信、消费电子等领域,年产值突破6亿元。据介绍,2018年满坤有望实现业绩翻番增长、产值预计12亿元。加上在二代接班人副总裁洪耿奇的带领下,满坤二厂项目规划将落入实处,二厂项目总投资8.6亿元。二期项目产品以HDI、汽车板等为主,专供高端市场,正式投产后年产高多层以及HDI线路板达到240万平米,产品类型在原有基础上拓展到医疗、新能源等领域;年产值将超过18亿元。
据了解,二厂项目是满坤的智能制造项目,具有设备智能化、产品高端化、用工需求量少、技术含量高的特点。从深圳到江西,规模远超之前的工厂,自动化程度、产品层次都在不断提升。另外,吉安满坤的研发投入都超过5%,环保总投入更是超过5000万。在致力于产品和市场开发的同时,公司投入3000万元建立了配套的环保系统,日处理废水能力达5000吨,经处理后的废水能够达到国家级的排放标准,并实现了循环再利用,真正实现了满坤“绿色生产,注重环保,回馈社会”的美好愿景。随着副总裁洪耿奇留学归来,带着国外的理念来开展满坤的生产和管理工作,相信对满坤今后国际化发展又是一种新的助力。
超跃科技:从精益到智能 开放共赢从未止步
超跃科技是华南地区占大多数的中小企业们坚持奋斗、顽强生长的典范。因为超跃打造的“精益管理”成为了公司在行业独树一帜的形象。的确,见过超跃的管理之后,不禁惊叹,怎么会有一家企业能把管理做到这么细致,从大堂开始,笔者情不自禁地留意着超跃的一草一木,因为真的太干净太整洁,更为震撼的是每一盆花每一株草上都放有一个管理者的信息,譬如“护花使者”之类的雅称。每一个细节上都能把握得如此到位,也难怪,超跃能够成为业界公认的效率最高的企业呢。
说起超跃的精益生产,还得从2008年前说起,由于交货问题一直困扰着公司的发展,追货、赶货,疲于应付。为了变被动为主动,当时超跃的管理层决心导入精益生产管理,这其中也存在许多风险。“当时设定苛刻的目标,如果哪个环节出现问题,整条线停下来,这将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但这没有动摇大家的决心,公司将产量降到最低限度进行调试磨合,暴露问题,现场快速解决,逐渐将流程固化,产能提高。”如今走到超跃生产线上,可以看到的存板数量减少到极致。而这又成为今天实施“智能化工厂”的基础和保障。
在企业发展的需要与产业内迁的大趋势下,赣州超跃于2013年6月开工奠基,占地6万平方米,计划总投资6亿元人民币,全部达量产将实现年产高多层线路板、HDI板120万平方米,集PCB研发、制造和销售于一体。目前赣州超跃月产能达4万平方米,主要以批量为主;深圳超跃月产能实现5万平方米,主要以中小批量为主,两地的员工现在已超过1000人。
在产业布局调整和制造业整体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当今,江西人工成本的优势渐渐远去,摆在眼前的招工难等问题仍不可避免。根据精益生产的理念,超跃科技量身定做了一套适合企业自身的管理流程系统。3月29日,到赣州超跃时,正好赶上公司正在调试“全流程追溯黑灯(透明)PCB工厂”的系统与设备,公司董事黎育民和董事、福州大学数控中心高级顾问钱先元展示了其智能系统的优势和未来。
志博信:在HDI闯出一片新天地
志博信,在业内提起这个企业,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老板很年轻,但很有头脑,并且敢作敢为。其实笔者在2017年有幸在深圳志博信采访过志博信董事长何晓兵,果不其然,性格豪爽,有勇有谋,于公司于个人都有清晰的规划。再次接触志博信,是在江西工厂。
2010年,志博信在这片热土上建立江西志博信产业园,总投资额6亿的江西志博信,具备制造2~30层的高多层、HDI、埋/盲孔等各种电路板工艺能力,设计总产能11万平米。2012年8月,江西志博信项目正式投产,一期总投资2亿元,2014年月产能达11万平米,产品主要以一阶HDI为主,其中HDI最高月产能达4万平米。一期项目趋于稳定,订单越来越饱和,但HDI对技术的要求很高,使得很多企业望而却步,何董对此当机立断,加上有对技术几近痴迷的副总经理谢凡荣把关,志博信想往更高端的产品进攻显然只是时间的问题。于是,2015年5月,江西志博信二期开始投建,二期总占地面积将达12万平方米,将逐步由一期的一阶HDI为主导过渡转变为以二阶为主导,并持续拓展市场,向超高阶迈进。对于越难实现的东西,志博信越敢尝试,这和江西老革命根据地的进取精神相得益彰。2018年,江西志博信二期工厂投产,HDI月产能达80万尺,这也正印证了志博信人“业精于勤,功成于思”的理念。
更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8月16日志博信在新三板成功挂牌上市之后,一年后转而冲刺更高的目标,2018年4月18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有限责任公司官网网站的一则公告证实了这一消息,“志博信于2018年4月19日终止挂牌。”退出新三板之后,志博信将会有什么新的动向,我们拭目以待!
后记:奋进者的情怀 实干振兴的足迹
林林总总、不能尽数。诚然,笔者精力与篇幅有限,而如今江西的PCB产业已不可同日而语,不仅有比亚迪、木林森、景旺、明阳、红板、满坤、骏亚等一批规模性企业开拓发展,还有更多中小型企业正依托这里的优良的营商环境,生根发芽、并成长壮大,在这些企业中,很多都基本上已经度过了转移初期的尝试和摸索,进入到扩大规模、深入走向智能化工厂,向中高端PCB产品进军的阶段;但这还远未消减后来者的进驻热情,新宇腾跃、五株、强达、金信诺、生益科技……这些项目的建设正如火如荼,部分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引进也仍在持续发烧中。放眼江西,天时地利人和,风正气顺劲足。乘着革命苏区振兴发展的春风,围绕建设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发展战略,这片热土必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身处这个竞争激烈的时代,在一轮一轮经济大潮下,没有谁能独善其身,要想跟上时代变迁的步伐,企业必须想办法积极突围。幸运的是,江西之行,我们看到了这一代PCB人和其带领的企业,有着符合这个时代的个性,他们见证了中国PCB的发展和变迁,所以,他们更想去尝试、实践和探索,如果说江西是一个机会,那就是一个很大的机会,因为这一代PCB人见证老辈PCB是如何辛苦的打下今天的成绩,因为他们见证了中国PCB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今天,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都是从白手起家历经重重困难才收获今天的成绩,所以,尽管过程艰难险阻,但是他们还是带领企业一起坚强成长,因为经历让他们比谁都更想看到中国PCB更大更强!